首页 > 电子期刊 > J > 今传媒

2012年微博发展研究综述

袖群体在公共事件中的虚拟社会网络的特征、网络内部的互动机制进行考察,并对该群体的政策影响加以分析。他们认为是否有意见领袖群体的关注,导致了公共议题发展的差异[6]。微博中传播内容并非是单一信息传播,它同时表达了微博主们之间的价值观、文化观、社会观等社会关系的认同。在网络中追求言论平等是每个人都所力求的,但事实上介于网络的自身情况,会在一些情况中产生话语权的偏差,这些情况的出现不利于形成代表公众民意的“意见自由市场”[7]。三、微博议程事件2010年被称为中国“微博元年”,微博注册人数急剧增加,在人大政协两会期间微博引起极高关注,2011年“围观改变中国”,从2011年初的“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到2011年中的“7·23”动车事故和 “郭美美”炫富,再到2011年终的校车安全问题,微博话题涉及到社会各方各面,在国内形成一种爆发式社会政治景观。张碧红从独特的媒介社会学视角,对微博个人言论表达和社会影响作更深层化探析,微博由“工具化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J > 今传媒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