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J > 今传媒

从美国艺术与科学院看数字媒体艺术发展方向

诗人拜伦的女儿埃达·奥格斯塔早在19世纪就做出了关于计算机与艺术创作之关系的预见。1956~1986年,数字艺术开始了它的启蒙和探索时期;1986~1996年,是其普及和兴旺时期;1996年迄今,是它在多媒体时代的深入发展期;1997年,美国史诗巨片《泰坦尼克号》面世,囊括了奥斯卡金球奖11项大奖。它以高超的电影数字特效再现了1927年的海上灾难,并代表着数字电影时代的到来。我国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率先开展了计算机图形技术研究。90年代,中国图像图形学学会成立,并设置了多媒体专业委员会、数码影像专业委员会等,共有十余个委员会。90年代中期,中国传媒大学开设了多媒体应用专业方向,中央工艺美院、首都师范大学等相继开展了电脑美术培训。根据在我国教育部2008年公布的调研结果:全国共有196所院校已开设了数字媒体艺术类专业。在这样的蓬勃而迅猛的高速发展中,方向何处去,目标在哪里,如何才能避免南辕北辙、误入歧途,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J > 今传媒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