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在亚文化传播中的“逆向次生”
关系的脉络,并使其回到社会自然交往的归途。真正将虚拟世界的人们拉回到传统社交语境的,是一款叫Path的应用程序,是将社交“私密化”的有效尝试。该软件的设计理念是希望提供给用户一款只在密友间进行图像、心情与信息分享的手机应用,用户无法在其中搜索到海量的好友,只能通过手机或Facebook上的联系人进行挑选,而且好友数量也被极度限制[3]。所谓“私密”,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反对炫耀粉丝数量的微博广播模式,将人际关系的注意力由普众、泛化的“虚焦”变为真真切切的“实焦”——即人际联系的真情实感。因此,Path首先节制了好友数目的上限,每位用户最多只能接纳50位朋友。牛津大学教授罗宾·丹巴(Robin Dunbar)的研究表明,在同一段时期内人们能够维系的社会关系最大值为150人[4],于是Path在广告语中写道:“因为你的私人网络朋友仅限于你的50个最亲密的、你可以信任的朋友和家人,你就可以在任何时刻安心地贴出照片,无论其内容有多私密。在Path上,你可以做你自己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