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类型化:生产机制与文化意指
形式和内容具体决定。广播的类型化是针对某一类传媒消费人群的产品专业化模式,以广播频率为基本单元,依据听众的信息偏好,通过准确的媒介市场细分与定位,针对目标受众播放其偏好的内容,从而打造频率的整体风格形象。2002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开播,标志着我国广播行业形态从专业化向类型化改革的开端,此后新闻频率、农村频率、故事频率、女性频率、戏曲频率、体育频率等类型化广播不断推陈出新,对应着我国社会发展背景、媒介技术创新、频率资源开发、受众需求变迁等诸多外因与内因的变革,我国目前有各类广播频率2000多个,类型化广播电台大概有百余个。一、结构方式的操作价值文本意义生成的决定性因素是隐藏的结构,结构的存在,文本和实践才有意义,通过对文本结构方式的洞察,目的在于揭示话语方式中蕴含的规则与惯例结构。任何广播内容的组织都必须借助一个有意义的话语结构方式,与一般化的广播节目采制与播出过程相比较,类型化广播开启了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