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J > 今传媒

美国《蝙蝠侠》首映枪击案传播学解读

用的道具蝙蝠车实际速度经常达到105英里/小时,连直升机都追不上;片中猛烈的风暴是真正时速达到75英里的大风,有的剧组人员甚至被吹倒[3]。这些由于真实而营造出来的视觉奇观加上后期的“仿真”3D效果,能让观众尤其是像霍尔姆斯这样的铁杆粉丝,逐渐在仿真、类像、超真实的内爆中,分不清主观现实与客观现实的界限,掩盖了基本现实的缺场,造成对自我认知的消除。这种无处不在的媒体暴力和大众媒介营造出来的“仿真世界”是造成霍尔姆斯袭击行为的外部原因之一。(二)基于“受众框架”的解读将暴力元素作为导致暴行的唯一原因显然是不合理的,犯案者自身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缺陷和他们的行为也有一定的联系。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对于受众主动解读的框架研究一直是热议话题。受众框架(Audienceframe)即“受众个人接触和处理大众传播信息的认知结构和诠释规则,这种结构和规则来自于受众过去社会生活经验的积累、既有的价值观和态度、行为取向,并导引着受众个人处理新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J > 今传媒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