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J > 今传媒

大学生与中国国家形象建构

家形象时要善用“一面理与两面理”的传播技巧,在信息网络发达的情况下,塑造国家形象应采用“两面理”式传播技巧,努力提升我国话语的权威性,才能赢得有利的国际舆论氛围,为塑造更好的国家形象争取更多的空间[13]。隋岩认为由于传播技术的飞速进步,国际传播所营造的“拟态环境”建构了国家形象[14]。一些国家由于遭受到了其他国家媒体的歪曲报道,导致受众对其印象大打折扣,因此,构建一个良好的国家形象,要重视传播技巧,挣脱外国媒体所构造的拟态环境的束缚。二、研究设计根据上述文献梳理,本次研究提出以下几种假设:H1:政治体制与中国国家形象显著相关。政治体制越民主,越能够提升大学生心目中的中国形象。H2:经济产品与中国国家形象显著相关。经济产品质量、科技含量等越高,大学生对中国的印象就越好。H3:文化特色与中国国家形象显著相关。我国的文化特色越为浓厚越能够提升大学生心目中的中国国家形象。H4:媒体接触与中国国家形象显著相关。大学
<<上一页  下一页>>

jchm20140220
jchm20140220
jchm20140220
jchm20140220

首页 > 电子期刊 > J > 今传媒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