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报业托拉斯现象近十年研究综述
拉斯进行更深入的讨论。二、个案研究为主要方向1.多数研究着眼事件再叙在21篇文献中,有16篇是个案研究,内容主要涉及成舍我“世界”报系、张竹平“四社”、史量才收购《新闻报》股权风波等。其中,关于上海报业托拉斯现象的研究多以秦绍德的《上海资产阶级商业报纸发展道路》、《上海股权风波》,以及谢国明的《汪氏兄弟反对报业托拉斯事件》等文献为研究基础。秦绍德认为,上海报界在几家大报完成企业化过程后,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初出现了报业托拉斯化的倾向。这里之所以称之为“倾向”,是因为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中国的报业资本弱小,企业化进程起步晚,并没有形成像样的报团,只不过是报业资本相对集中[1]。近十年的论文多是在这个范式下展开,认为民国时期报界集团化发展倾向不过是“托拉斯”雏形,并不是西方严格意义上的托拉斯,因此也存在破产的隐患。在开展研究时,学者们乐于选择个案做叙述和分析,他们将注意力放到被认为具有托拉斯倾向的事件上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