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J > 今传媒

我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策略

传递的结果。当时的蚕丝文化传播,不仅带给其他民族新的技术与信仰,也对后世的历史文化发展,增添了一笔璀璨的闪光点。关于古代伏羲文化的对外传播问题,有学者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伏羲文化西向传播问题,指的是“伏羲文化在学术界现在大都承认的故里天水以西沿历史上形成的丝绸之路向河西走廊乃至西域方向传播的问题”[4]。文中的观点是根据史料推断分析出古代汉族一部分居民把中原文化带到了敦煌,另外一些人又向西行,到达了吐鲁番地区,并且将在一定程度上保留有伏羲文化原始形态的某些成分的中原文化以口播或是书画或是文献的途径传播扩散。伏羲文化西向传播后,当地居民将其转化融合成自身民族文化。所以伏羲女娲图中的一类作品在画风方面西域化,表明了伏羲文化通过古丝绸之路传播至西,存在并影响了这片区域的文化发展。明朝科学著作《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在《野议·盐政议》中写到:“商之有本者,大抵属秦、晋与徽郡三方之人”,就说的是古代中国按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J > 今传媒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