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俞颂华研究文献综述
中进行总结和思考[5]。二、俞颂华的报刊实践俞在《申报月刊三周年纪念辞》中郑重说到:本刊“以增进最大多数的民众的福利为目标,尽其经济与文化的使命。”俞认为,报刊是一种社会公器,而不是党争的工具。俞一生任过十几家报刊的编辑、记者和总编辑。张黎敏、夏一鸣对俞颂华主编《时事新报》副刊《学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认为俞在主编《学灯》期间对《学灯》进行了改革,呼应“五四”。同时发起了关于“主义”和“问题”的大讨论,在主编期间既是编辑,也是作者[6]。俞在主编《学灯》期间,使《学灯》成为“严肃探讨问题犹如有生气的副刊”,与《民国日报》副刊《觉悟》、《晨报》副刊,同被称为“新文化运动的三大副刊”。1932年5月俞颂华应史量才之邀主编《申报月刊》,开始了他在申报馆五年的主编工作。周芳对1932~1935年俞主编的《申报月刊》进行研究,分析了俞在主编《申报月刊》时的编辑特色:淳厚的整体风貌、编排上的进步做法、重视与读者沟通[7]。俞在苏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