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载体中知识人的精神实践
阶段中的动向和需要。第二,是作为基本价值的维护者,他比较富于使命感和正义感,因此具有批判和抗议的精神。第三,是他比较能够超越一己的阶级利害,因此而发出一种牺牲小我的精神[8]。四、结 语以上所有人的言论的共同点是他们基本上都做到了言行合一。上文中反复致意的虽多是知识人的精神,可丝毫没有降低知识的意思。渊博的知识是这些优秀知识人践行自身价值的基础。我们不期望每个人包括我们自己都能成为象他们那样绝对,可正如“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用知识人的精神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其快乐和意义也会这一过程中得以发现和感受。参考文献:[1] 钟敬文.谈谈民族的下层文化[J].群言,1986(11).[2] 钱钟书.谈艺录[M].上海:三联书店,2001.[3] 罗家伦.文化的修养.写给青年:我的新人生观演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4] 张荫麟,李洪岩编.素痴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5] 顾炎武.日知录[M].青岛:明伦出版社,1975.[6]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M].上海:三联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