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J > 今传媒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新论

知》构成的意识形态基质所规定和预设的,另一方面,此一意识形态基质又同时包含着询唤主体的功能性意义,在其释放动员性的政治能量时必然促使广泛、能动的参与。所以我们在读者笔谈中既可以读到为政策背书的内容,又能够读到个人以自身独特经验为出发点的反省式阅读。然而,在这种个人色彩强烈的阅读中,我们再次发现了意识形态基质规定性的内容。比如几乎所有读者在检讨以往未能坚持原则的失败工作经验时,都将自己摆放在与领导对立的立场上。而有关干群二元论及对领导的发难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中已早有涉及。这一缠绕的现象或许可以被理解为十七年时期的读者在接受文本时几乎始终不可避免携带政治热情的证明。二、青年形象的修改:从“娜斯嘉”到“林震”1957年5月,针对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发表后所引起的争议,王蒙谈到创作这篇小说时的构思:“我不想把林震写成娜斯嘉式的英雄,生活不止一次地提示给我热情向往娜斯嘉又与娜斯嘉有相当区别的林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J > 今传媒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