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话语幽默理论看小品语言的文化学意义
全面的还在于展示农民在正常话语状态下全面且正面的形象。所以说,幽默话语往往能帮助弱势群体获取一定的话语权,促进社会公平。放下文本语言本身,深入到其后的思想,就能发现说话人的意图,毕竟,话语只能是一系列的明示手段即话语刺激,真正要表达的是说话人的思想(Sperber & Wilson 1995)[3]。首先,赵本山较全面地建构了农民形象,而不像其它大部分中国文化作品往往集中建构了负面的农民形象。所谓全面,正如第三节中的大部分例子展示的那样,许多话语表面上可笑,体现了农民话语能力的欠缺、形象不佳(如赵本山在几乎所有的小品中基本没有一次把帽子戴端正了,裤子也常常松松垮垮地往下掉),但其话语幽默中可能的多重理解往往又彰显了农民的正面形象,如渔夫的厚道、睿智等。这种全面且正面形象居多的建构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赵氏本人长期的农民身份和对农民真切的认同感。其次,大部分其他文化人没能建构出正面的农民形象,而赵本山却做到了,深层次的原因还跟他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