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众文化与社会心态的发展逻辑
、阶级或群体借助各种相应的社会力量,采取各种措施,使特定的道德原则规范、道德价值观念在大众层面上被接收,并转化为个体的义务观念、良心感、价值目标和实际行为的活动和过程[6]。确立道德调控的目标体系、运用多种道德调控手段、构建良性的道德保障体系、加强道德调控的法律规约是塑造和谐社会心态的重要策略。尤其在社会公德方面,把“道德的应当”转化为“道德的必需”,以强化民众对道德规范的践行,增强道德调控的有效性,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培育和塑造美好和谐的社会心态。4.加强和谐文化建设。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受到多元文化和多种价值观的的冲击,作为社会心态的精神动力,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尤为重要。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集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遗产,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