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传播基础与效度研究
周晓翔,成都市科技新闻学会秘书长,大爱清尘管委、四川区主任。他深知“大爱清尘基金是中国最艰难的基金项目,没有第二。”因此,大爱清尘的公益传播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克服的阻力和障碍确实很多。(一)微公益逐渐式微2011 年至今微公益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截至2013年4 月8 日晚七点,仅在新浪微公益平台上,就有公益项目2765 个(包括已结束的),170 多万人参与其中[2]。到了2013 年,微公益已不如2012年那般如火如荼,微博上信息的冗杂和真实性影响了受众的体验,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审美疲劳;同时,通过此种途径进行宣传的公益形式开始泛滥,人们关注、支持微公益的边际效应递减,关注减少是趋势所在。另外随着微公益的增多和发展,其弊病也在不断显现,很多微公益项目利用网络的成分较多,而线下活动单一,缺乏完整的机构规范管理,这样的微公益难以长久。特别是当慈善项目达到一定规模时,公益项目缺少制度维护和保护,不具备持续性,慈善项目无法继续运作。(二)合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