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逸夫无可复制的长寿奇迹
开转到台湾另谋发展,这个举动几乎动摇了邵氏的根基。可几年之后,邵逸夫却邀请李翰祥重返邵氏,丝毫不计前嫌,宽大的肚量让人钦佩不已。古人说:仁者寿。邵逸夫的高寿也与他拥有一颗仁爱之心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1970年,一位63岁的电影公司总裁每天都开着劳斯莱斯豪车从一家敬老院门前经过。一天,一位贫苦老人大胆地转交给他一封信,希望他能资助一下。几天后,老人收到了电影大亨寄来的支票,不过数额只是区区500港元。不过30年后,这位电影大亨却成为了享誉海内外的大慈善家,以他名字命名的学校和教学楼遍布中国的大江南北,这位电影大亨就是邵逸夫。从吝啬鬼到慈善家,邵逸夫的转变是巨大的,那究竟是什么促成了这种转变呢?1972年是邵逸夫从事慈善事业的转折点。这年他刚好66岁,由于在家中排行老六,按照迷信的说法,66岁是邵逸夫的劫难之年,他对此颇为焦虑,他请来好友李迪帮他消灾解难,后来果然顺利度过这一年。邵逸夫向李迪请教长寿之术。李迪告诉他: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