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J > 家庭医药

正确解救冻僵者

不起作用。药物发生作用需要一定的温度,当体温过低时,药物作用降低而不能发挥原有效用。冻僵后出现的心动过缓、心房颤动、呼吸浅慢、低血压等病理生理改变,随着中心体温的恢复通常能自动纠正。只要复温做好了,往往不必再用太多的治疗措施,就可以使患者痊愈。快速冻僵、体温低于30℃的患者,宜用热水浴方法复温。将患者的躯干、颈部放入42℃的热水中,四肢和头部露在水外。慢速冻僵、年老体弱及体温在30℃以上的患者,宜用热水袋、湿热毛巾、红外线灯、毛毯等物在患者的躯干、腋下、大腿根、颈部等向体内导热快的部位加热。施行上述复温方法时,要记往以下两个原则:一是要先恢复患者中心部位的体温,不能先将四肢部分复温 因为冻僵时四肢的血管处在强烈收缩状态,一旦四肢复温,将引起外周部位的血管扩张,血压很快下降到零,从而引起严重的“复温休克”。同时,外周冷血回流心脏,使心脏的温度进一步“继发下降”,便有可能发生心室颤动而死亡。二是当肛温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J > 家庭医药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