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谈出身:“被逼上梁山”
仍然是不满18岁的毛泽东关注的焦点。但君主已经不在他的英雄清单上。毛泽东成为学校里第一批剪掉辫子的学生。随后,他和另一个一同造反的同学追查到另外10个同学,他们本来也签署了“剪辫子协议”,但在最后一刻退却了。他们两个强行对那些同学的辫子施以剪刑,从而又为反清事业收获了10条辫子。毛泽东在这所学校里,仍然感到不自在。半个世纪之后,毛泽东在一次政治局会议上说:“我小时候,在中学时,只要一听到不合我意的消息,我就火冒三丈……”毛泽东到长沙不久,武昌起义爆发,清王朝结束。长沙街道上充满了令人晕眩和激动的气氛。起义代表来到毛泽东的学校演讲。这次演讲激励着毛泽东去参加革命军。他和几个朋友决定到武汉去。出发前他们借了一些雨鞋,因为听说“汉口的街道很湿”。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未被录取,只好再返回长沙。毛泽东决定参加当地的共和军,为完成这场革命而尽力。在都是文盲的士兵中间,毛泽东喜欢当一个象征性的文化人。他曾回忆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