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谈出身:“被逼上梁山”
的社会,传统的学问在一个军阀混战的时代没有任何意义。他既不能像鱼一样“鱼翔浅底”,也不能像鸟一样“鹰击长空”。然而,毛泽东已经彻底改变了他个人的生活。他已能够按自己的意愿行事。毛泽东在第一师范是个了不起的成功者。杨昌济把他列为他在长沙曾教过的几千个学生里最出色学生中的第三名:萧子升是第一名,蔡和森是第二名。在他毕业前最后一年,他的同学们把他选为道德品质、勇气和演讲与文章雄辩能力的模范。一个同学称他是“一个奇才”,另一个同学说他“很有思想”。在长沙第一师范的4年半中,他在书籍或副本的页边上,写了不下100万字的分析性、有独特观点的批注。在页边上,他常常写下“荒谬”或“不通”之类的批语。在会见回应他征友启事的那“三个半”中每一个年轻人时,他的第一句话不是打招呼,而是劈头就问对方最近读过哪些书。毛泽东回忆:“除了不谈女人——普遍在这时期的青年的生活中极为重要——以外,我和同伴连日常生活中的琐事也是不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