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J > 军事文摘

北洋海军冤屈探微(十)

望、只求生路的军民,丁汝昌一个人的抵抗意志再坚决又能如何呢?难道带着刘公岛数千条人命一起“玉石俱焚”才符合“光辉形象”?
  至于丁汝昌为保全属下军民而写的降书,纵然不容于东方礼教,但绝非十恶不赦,那么为何国人长期以此为耻呢?或许正如有人所言:“那些没有办法找到中国失败的真正原因的史料的作者和著作家们,正是让‘奸臣’们承担了本应由中国旧体制承担的责任,从而就像保全皇帝的名誉那样,保全了中国理性名教、文物制度的地位。”
  笔者常思:率领兵将冲锋陷阵而取功名的统帅,固然能集万千敬仰于一身,那么在绝境之下,能够牺牲个人名节来保全曾拼死效命的属下,不至于让他们毫无价值地成为孤魂野鬼,这样的统帅何尝不应该受到世人的尊敬呢?
  所谓“只得一身报国,未能拖累万人”,笔者敬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J > 军事文摘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 366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