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海军发展的亲历者
都是战败者,但是相当大一部分人依然无法放下“泱泱上邦万国来朝”的天朝大国的架子,对去西方诸国当使臣的行视作为不去事人偏去事鬼的汉奸行为。1875年,当中国第一位公使郭嵩焘出使英国时,有人议其“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容于尧舜之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舆论汹汹之议,再加上李鸿藻刻意安排在郭嵩焘身边专门挑刺的刘锡鸿的“小报告”(刘锡鸿攻击郭嵩焘“游甲敦炮台披洋人衣,即令冻死亦不当披”、“见巴西国主擅自起立,堂堂天朝,何至为小国主致敬”、“柏金宫殿听音乐屡取阅音乐单,仿效洋人之所为”,并扬言“此京师所同指目为汉奸之人,我必不能容”云云),被西方誉为“所见东方最有教养者”的郭嵩焘最终在1876年托病回国。在回籍之时甚至因为乘坐西式小火轮而遭到湖南老乡们的合力痛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