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J > 军事文摘

20世纪的病毒武器

合而成,旨在使毒性长时间连续发挥作用。美国青睐病毒武器还在于它非致死性、失能性的战场效用。1960年2月,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听取了迪特里克堡的进展情况,五角大楼首席科学家郝伯特·约克报告称,非致命性生物武器展现了“关于战争的一个新视野”,这种武器具有潜在的革命性。病毒可以是温和的,如流感,也可以是致命的,其威力好比原子弹。艾森豪威尔接受了这一观念,称令人致残的毒剂是“一个极为出色的想法”,在武器研制方面有所创新,减少了对核武器的依赖。1969年美军列出8种“标准”生物战剂:黄热病毒、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Q热立体次体、炭疽菌、兔热菌、猪布氏菌、肉毒毒素和葡萄球菌肠毒素B,其中包括两种病毒。黄热病毒是致死性、传染性生物战剂,具有气溶胶感染性以及高度致命性,在生物武器史上占有重要
<<上一页  下一页>>

jswz20131114
jswz20131114
jswz20131114

首页 > 电子期刊 > J > 军事文摘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 221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