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者』和『卖国贼』之间的抢钱之战(下)
得到了借洋款的指标许可,而原本许诺拨给李鸿章和沈葆桢每年四百万两的海防经费却被屡屡拖欠赖账。即便是沈葆桢提议将南洋的用款额度暂归北洋后,北洋每年能获得的经费也只能在80万两左右,根本不敷使用。曲终人未散——是非功过自评说海防大筹议的最大受益者显然是左宗棠,但这并不像某些“御用文人”宣称的是“爱国”战胜了“卖国”,道理很简单—因为左宗棠和李鸿章的争执远远达不到“爱国”和“卖国”的高度。“爱国”即爱祖国,爱国家。而在大清国时,国人上下都不知“国家”为何物,更妄谈“爱”与“不爱”。“卖国”是指背叛国家或为了个人及小集团的私利出让国家权益的严重罪行。它应该有严格的界说,不能随意混淆。因此笔者反对将海防塞防之争上升到“卖国”与“爱国”之争的高度去看待。受“天下观”熏陶的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