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学生的中国梦
南都周刊2014年第1
洋学生的中国梦
共2页
116岁时,哥德堡少年李哲就决心赴少林。在瑞典的第二大城,能买到影碟《英雄》或者《卧虎藏龙》,也有河南师父办武馆。少林和尚在海外教授武功,北欧的站点即是哥德堡。但李哲执意来中国。高二时,他攒够钱,与5个瑞典人一块儿到中国,上了嵩山。在少林寺,他见着和尚练气功,“是非常神秘的东西”。而和尚播放梵乐,点燃盘香,这些气味与观感都令他着迷。在瑞典社会安定,每个人读完高中,再念大学,而后工作,住别墅,一般的家庭会养两只狗。“我很害怕,一切都是固定好的。”李哲说。“中国却竞争激烈,除了家人,没人照顾你。”他确信瑞典才是社会主义,不工作也能拿救济,每月的最低收入是14000元人民币。这些对底层人有帮助,对年轻人来说,则少了动力。李哲的姐姐去非洲做志愿者,而李哲到中国不是这角色,他来找自己的方向。他在嵩山上习武功,练基本动作,踢腿、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 207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