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是陈腐,半是新鲜
的国际传播,又是对后者“挪威社会现实主义式报道”的背离。作家本人更愿强调的是他得自西班牙诗人洛尔迦的师承,那种更口语化的风格,中和了“荒诞派”对社会用语的抵触,从而使得“如何给孩子命名”这样一个贝克特式的荒诞题目获得了日常的质感。为了传达这种“生活化”,导演徐紫东称,在上海话剧中心演出的版本甚至还刻意修改了一下舞台,让原本在剧本里设计成一株荒诞植物一般的布景—孤零零矗在崖角的小木屋,变成了现今舞台呈现的一个房间冷角,甚至还带点上海白领观众所熟悉的IKEA气味。即便如此,不时制造停顿、空白的对话还是对演员提出了苛刻的要求。“在台下对起来什么都有,一到台上那种感觉反而消失了。”其中部分原因还要归之于福瑟的本子原是用“新挪威语”写成,多是“外省青年”的剧中男女,操习着一种官方的标准话,就会有种自然的作态和难以消除的尴尬,而这显然是中文版力所不逮的。笔下的戏剧人物从欧洲登上了东亚的舞台(此前亦有日本、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