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N > 南方人物周刊

异化的口罩村

胶东街道办进村,路边邻村地界上树起的各种口罩厂招牌,显然是为前来采购的客商所设。我们从桥上跨过了一条流量少得可怜的河道,那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打通渤海和黄海的胶莱运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大店——当时叫陈村——是北方中国的重要港口,《胶州市志》将大店收入了《历史名村》一节。元朝在胶莱河上筑了八道闸,陈村为第一闸。随着海岸线南移,陈村的海运作用逐渐消失。而水流量偏小、淤泥堆积的顽症则迅速将胶莱运河变为摆设。海运和河运双重沦落直接导致了陈村的式微。跟那些无名的内陆村镇一样,不复往日喧嚣的陈村变得封闭而平庸。根据姜秀彬提供的数据,2013年大店村的口罩产量大约是10亿只。上一年是9亿。按照这样的节奏,这个数字很快就能追上全中国的人口数。“你们来报道也没什么用,”姜秀彬说,“全国80%的民用口罩都是这里生产的,做这行生意的都知道我们。”在北京街头,姜秀彬说,“隔30米远就能判断对面脸上的那只口罩是否产自大店。”话
<<上一页  下一页>>

nfrw20134522
nfrw20134522

首页 > 电子期刊 > N > 南方人物周刊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