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报纸的最后时刻
三大报馆设在望平街附近,在望平街和三马路(今汉口路)交界的十字路口,西侧是申报馆(今汉口路309号),东侧是新闻报馆,时报馆设在望平街南侧的四马路(今福州路),三大报在此地成鼎足之势。加上1936年《大公报》的加入,至20世纪上半叶,望平街鼎盛时期,星罗棋布着四五十家报馆。曹聚仁寓居香港后,念念不忘当年上海报馆街,他描述当时盛景:“望平街这条短短的街道,整天都活跃着,四更向尽,东方未明,街头人影幢幢,都是贩报的人,男女老幼,不下数千人。一到《申》、《新》两报出版,那简直是一股洪流,掠过了望平街,向几条马路流去,此情此景,都在眼前。”如今申报馆底楼的茶餐厅倒是每日人满为患。当年出没于此地的著名报人史量才、于右任、张季鸾等,成为一尊尊塑像移至都市路解放大厦7楼的一间间闪着金色光华的会议厅内。那些石破天惊的报界往事被悬挂在新大楼的墙上供人瞻仰。只是眼看着这段历史的句号,已经在这栋新楼里开始画上了。最后的10楼新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