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N > 南方人物周刊

曹保平 被扎多了,成长也就完成了

妙的转变。“我去上电影学院已经是成人了,基本上是俩人可以坐下来聊聊天、说说事儿了,虽然她的余威还在,某种程度上还想掌控你。”曹保平说,“到了30岁、40岁的时候,你发现你父母那一辈变成了特乖的孩子,不太敢跟你较劲了,你言辞激烈的时候,父母最多也就嘟囔两句,你发现他们开始变乖了。这个关系会倒置过来。等到你开始有了孩子,你对你的孩子也是‘不能干这个’,你开始转变成你父母的那个角色,它永远在这个轮回里。”那部电影怎么能不去看呢曹保平特别喜欢《狗十三》里果静林演的父亲一角,这个糅合了压抑、愤怒和愧疚的角色,在他看来是中国社会形态下一个非常典型的父亲形象。“背负着无数大山在身上,有对前妻的自责,有面对孩子时的无法言说、面对父母时承受的压力,要周旋于这个社会各种关系才能作为一个常态活着,否则大家会觉得这人不懂事儿,或者觉得这人傻、鸡贼,更多时候他把自己掩饰成一个常态。”电影里的父亲,无暇了解女儿心事,用打
<<上一页  下一页>>

nfrw20140121

首页 > 电子期刊 > N > 南方人物周刊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