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兰·邓波儿 童年消 逝的时刻最需要童年
长了个子,标志性的金色卷发也变深成为棕色,用电影史学家大卫·汤普逊的形容,只是一个“普通的少女”。另有人认为,如果她没有错过出演《绿野仙踪》的机会,也将顺利完成转型。她在自传《童星》中记述第一次去米高梅的情形:在办公室里,制片人直接拉开了他的裤链,那时邓波儿还没有性的概念——不像后来的美国少年那般早熟。她发出了电影中那样“银铃般”的笑声,对方把她赶了出去。她毕竟只是个孩子,就像最初不能理解自己的走红一样,她也没有因为失宠而遭到太大的打击。她终于可以像其他孩子那样去上学了。童年的家教和演艺圈的训练,让她很早就形成了稳定的性格,并和自己的银幕形象一样,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底色。1988年,她的第二任丈夫查理·布莱克在接受采访时说,“38年来,我每天都和她生活在一起,不论顺境还是逆境,我觉得她只有一种性格。这应该算是心理学上的灾难。即便半夜你把她叫醒,她也还是大家认识的那个样子。观众六十多年来看到的,就是她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