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N > 南方人物周刊

与蒋方舟谈写作

今后你将絮叨什么?我不认为同一经验会被写完,但报复感不易持久,假如你已报复。蒋方舟:这恰好是我现在最大的困境,我的小前半生被自己不节制地说完了,自己还解剖分析了一通,后半生却还没启动,完全出于叙述的真空状态。我很喜欢以色列作家阿摩司·奥兹,他早期有一部长篇叫作《我的米海尔》,以女性视角写了一个关于爱情和婚姻的悲剧,后面的几个长篇有写家庭冲突的,有写宗教矛盾的。我惊讶于他题材的丰富性。后来看到他最新的自传长篇《爱与黑暗的故事》,才发现他写过的所有长篇,都是他个人生活的肢解。陈丹青:欧美大部分作家的毕生写作,不出自己小小人际圈的半径与圆周。中国提倡“深入生活”,拼命拣大题材瞎写,写不出深度。你到50岁仍可写写你的幼儿园呀,那时你会有新的眼光。蒋方舟:幼儿园我一写完,就把它像用完的废纸一样抛在脑后,终于可以抛下这块记忆了。其实原本《审判童年》的计划还想写得更长,写孩子之间、孩子和老师、孩子和妓女—
<<上一页  下一页>>

nfrw20142513
nfrw20142513
nfrw20142513

首页 > 电子期刊 > N > 南方人物周刊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