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N > 南方人物周刊

他从何处来

有种莫名的亲切。但他说:“母亲去世后,我去问小姨,可小姨连他父亲的名字都不知道。听说外公去世早。”联系上易中天的小姨周瑺君,在电话里说起过去,她感到不安,“习惯性地看看门关上没有,怕有人听见。”时代的疤痕,被不经意间瞥见。那么多年过去了,它还在,刺眼而让人心酸。就是这个细节,让我忘记了目的和意义,想帮她找点儿什么回来。我去了她家。周瑺君85岁了,眉眼干净,声音清澈,桌子上摆放着一张杨绛的照片。她告诉我,那个年代父女之间基本没有交流。七八岁时因为抗战逃难,就和爸爸分开了。逃到半路,得知他因肺结核病逝的消息。只记得人家称呼父亲“策公”,后来她填表的时候就填这个。到了人生的这个阶段,她对自己家族的故事很有兴趣。但邀请她参与节目拍摄,被谢绝了。她坚持不公开发声,还是有所顾忌。那个时代,从电影、小说中了解一些,能体会她的忐忑。这次调查,我找到“文革”时期的两份档案,亲手触摸跟听故事的感受完全不同。那些
<<上一页  下一页>>

nfrw20142517
nfrw20142517
nfrw20142517
nfrw20142517

首页 > 电子期刊 > N > 南方人物周刊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