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宏 潮流、单位和乡愁
984年8月8日,电视前的北京群众欢呼中国女排的胜利在这座庞大的建筑物里,今日的刘建宏比18年前从容太多。但即使在央视繁盛的阶段踏进这里,他仍说,“我从来没有那种传统媒体的所谓的优势心态。”“你忘了,我是从什么地方爬上来的。”“最如火如荼的时候,不过也就是一个临时工而已。”他看高晓松的脱口秀节目《晓说》时,想:“我俩得有多大的差别。人家小时候一推门进的是林徽因家,我小时候一推门进的隔壁目不识丁的老大娘家。上到大学的时候,我在人大,他在清华,好像差距被拉小了,但是实际上小的时候那个东西是抹不平的,(有些东西)你可以后天去弥补,但是有一些先天性的东西,它在那儿。人嘛,你永远有什么东西是跳脱不了的,就是你的背景。”对自己的“农民背景”,他很坦然。他曾经接受采访时说:“我是一个农民。我父母是第一代城市居民,但我们没有城市亲戚,亲戚都在村里。我从中国最穷的小村子到县城上学,再到中等城市,到大城市,混到现在社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