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冲突的黑与白
限于内容丰富的英文平台,相关领域中文信息的缺乏、媒体的选择性报道,以及民族情感的表达等因素,影响了这次加沙屠杀中中国网民的态度。而在同样的大语言环境下,大陆和台湾尽管只相隔一湾海峡,却表现出了完全不同的情状。 在台湾人的语境里,“以巴冲突”一直是个固定的语言搭配,这点和大陆的“巴以冲突”正好相反。自以色列建国,台湾便把这个新生的国家当成自强不息的正面典型,以色列的“复国”让台湾有了抱大腿的感觉,作为逆境中生存的孤岛,这个想法也投射出一种符合自己利益的心理状态。而如今,和全世界大多数国家一样,台湾的民意逐渐转向了巴勒斯坦,民间组织“纪念若雪巴勒斯坦资讯网”每个月一次在台北的和平东路上“站椿”,向过往的行人发放有关巴以冲突的资料。在大陆,另外一个由网友建立的网站“巴勒斯坦现场”则通过微博向网友介绍巴勒斯坦的信息,但在以色列的公关面前,显得势单力薄。区域化的社交媒体与外界脱离,让以色列开设的微博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