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的双城爱情故事
年,菲丽丝嫁给了另一个人,后来移民到美国,还有了两个孩子。埃利亚斯·卡内提是这样看待卡夫卡那种可怕的罪恶感的来源的:“他和菲丽丝之间的磨砺,在《审判》中表现了出来。”这是个危险的领域,很容易就会把作品和作者的个人生活直接联系在一起。但是,卡内提的分析很有说服力。卡夫卡于1914年开始写作《审判》,正当欧洲各国向前线运输军火之际。在写作开始前数周,卡夫卡刚参加了订婚宴会和随后在旅馆里的“庭审”。小说中,主角因为不知道什么罪名被拖至法庭前,第一次审问则发生在他卧室的隔壁,他隔壁的B女士在小说最后短暂露面,当时他被两位刽子手拖走,并最终“像狗一样”死去。毫无疑问,当卡夫卡和菲丽丝在柏林漫步并低头求婚时,他一定对自己也有“像狗一样”的同感。普鲁斯特曾把自己的生活写成书,卡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