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O > OV海外文摘

1900年代的维也纳肖像画

粹占领的维也纳才第一次被公开展示。展厅中献给“新维也纳人”的其他作品也同样扭曲和紧张;很多画作都令所画对象感到被冒犯,他们因此勃然大怒。当然,还是有一些画作呈现出特别体己亲密的一面。席勒1912年的《艾里希·莱德雷尔肖像》敏锐地捕捉到了所画对象身上那种青少年特有的瘦长美感。麦克斯·奥本海默1910年的《亨里希·曼肖像》凸显出新一代艺术家所追求的“心理肖像”效果:面部被压缩拉平,几乎是一幅失意者的漫画。展出中还会遇到一些惊喜,比如维也纳分离派运动里不大为人所知的女成员们的一些重量级作品。还有理查德·格斯特尔的一些肖像画,他是一位极具天赋的维也纳青年画家,创作了奥地利第一幅裸体自画像,却在25岁时自杀身亡。克里姆特也有几件不常见的作品面世,比如1894年他以绘画大师(Old Master,泛指1
<<上一页  下一页>>

ovhw20132144
ovhw20132144
ovhw20132144

首页 > 电子期刊 > O > OV海外文摘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