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门的风
名画家徐悲鸿还为此曾专门写过一篇《关于南京拆城的感想》的文章,里面有这么一段话:“我所知南京之骄视世界者,则自台城至太平门,沿后湖二千丈一段Promende虽巴黎之Champs-Eises不能专美。因其寥廓旷远,雄峻伟丽,据古城俯瞰远眺,有非人力所计拟及者——乃如人束带而立,望之俨然,且亲切有味。于是寄人幽思,宣泄愁绪,凭吊残阳,缅怀历史,放浪歌咏,游目畅怀,人得其所。”但我以为拆掉固然不可,但重修似也不必,只要将现存的保留一些就是了,保留它作为一种历史的见证,见证一种我们所创造的曾经的文明,也见证这种文明带给我们的所有辉煌与没落,进步与落后,光荣与耻辱;同时也提醒我们,今天和将来,我们所做的一切,绝不能是对钱钟书那个著名命题的演绎。我住在太平门外的板仓已有几年了。有一次,我无意间发现,明中山王徐达的陵墓就在那儿的一隅,400多年来它就是如此地遥对着前面的紫金山,成了一种永恒,也成了一种象征,更成了一种宿命,因为送给徐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