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Q > 奇闻怪事

吴哥窟 密林中的死寂之城

越时代的高度成就。中央尖塔供奉着国王与毗湿奴神合而为一的毗湿奴拉雅神像,具有将王权神化的意味。而长达数千米的回廊,饰满了十分精巧的浮雕,精细绝伦,主题全是印度神话。吴哥窟可以说是高棉建筑学上最值得夸耀的成就,但当时是如何建成的呢?由于缺乏史料,考古学家只能从回廊壁上的浮雕来加以推测。不过有关当时建造过程的浮雕只占了所有回廊浮雕的一小部分,而这一小部分因时日长久表面已有磨损的现象,要全盘推测出当初施工的情形,显然不是易事。但是,大致上当时首先以竹子搭建出超过庙宇高度的脚手架,而工人以绳索穿过滑轮,将石材吊到所需的地方。工地中的石材上都凿有小孔,即是为了方便搬运而凿的。重达数吨的石柱则由大象拉引。建造大伽蓝所需的红土和砂岩,由吴哥城东北方40千米处的布农塔丘陵上的采石场运来,搬运石材也是依靠牛或大象的拉引。如果适逢雨季,工人们则会利用河川来搬运。当泥水工将墙壁砌成之后,便由绘图师描绘图案或图像,
<<上一页  下一页>>

qwgs20140610
qwgs20140610

首页 > 电子期刊 > Q > 奇闻怪事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