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观之比较
少年时代就远赴重洋,到欧洲勤工俭学,亲自目睹和见证了西方文明,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有较深的认识和理解,这使他能够以更加宽广的胸怀和理性的态度来对待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在资本主义国家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使邓小平不信邪,不怕资本主义,不排斥资本主义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和方法,并大胆的引进和采纳之。邓小平认为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都是资源配置的手段,它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准。要战胜资本主义,必须发展和解放生产力,必须发展生产。于是,有了社会主义的特区经济产生,有了外资企业、合资企业、乡镇企业、个体经济、民营经济等的出现。二人所处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阶段的不同。由于毛泽东是处在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阵营的蓬勃发展之时,他就会不自觉地去放大社会主义的优势和成功经验,而固守“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而20世纪60年代的中苏论战,又使他认为苏共领导人已经成为“修正主义”者。为了坚持自己是“正宗”的社会主义,在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