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R > 人民论坛

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观之比较

形成虽有共同的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而更多的是来自对所处国际环境变化和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认识和总结。毛泽东所处的时代条件,使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既有理性分析、现实应对等合理性的一面,这在当时起着全局性、指导性和根本性的作用。同时,毛泽东对社会主义认识视野和践行存在的不足又有着时代的限制性、不免性、被迫性的一面。邓小平则在毛泽东成功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作出了自己所处国际国内环境条件下的更进、革新,这是邓小平对毛泽东认识的完善和发展,体现了二者的同一性、承扬性。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人们对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是没有止境的,实践的模式也是多样化的。通过研究,我们得到更多有益的启示,在未来的建设中必须继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必须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越走越好越走越宽广,最终实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R > 人民论坛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