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保留型城中村“减压阀”作用的发挥
临时性居所。城中村改造使面向城市的外立面形象焕然一新,但缺乏对城中村内部杂乱环境进行梳理和整治。城中村内部绿化建设缺失、道路坑洼不平和卫生状况不佳等低下的物质环境,使得租住者很少愿意逗留驻足,下班后更多的是呆在自己租住的房间内;同时住宅的内部居住环境也难以给外来租住者以“家”的感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仅把城中村的居住场所作为自己进入城市迫不得已选择的临时性过渡,只要自身的经济条件稍有改善,20%租住者表示将会选择搬离城中村的环境,选择继续租住的多为外来农民工夫妇,他们中部分人同时在城中村中从事商业经营。保留型城中村空间环境的改造建议租住需求的合理引导,提升居住环境质量。可结合政府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对城中村的租赁市场进行合理引导,在保证原住民出租收益的前提下,引导原住民按照公共租赁房建设标准进行建设,既有利于改扩建乱象的治理,也有利于改善流动人口的居住环境。同时,引导原住民进行出租屋的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