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保留型城中村“减压阀”作用的发挥
了解,增加居住者的归属感和责任感。⑦综上所述,城中村改造不能只是考虑低收入流动人口最为基本的“住”的问题,应考虑不同群体的生活质量、经济利益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需求,而应以改善人的生活品质为目标对城中村进行改造,以引导城中村扮演好“乡—城”社会流动及居住流动的“中介”或“筛选器”的作用⑧,从内涵上保证城中村应有的积极意义。(作者分别为常州工学院讲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博士研究生,常州工学院讲师;本文系常州工学院校级科研基金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YN1117)【注释】①⑧魏立华,闫小培:“‘城中村’:存续前提下的转型”,《城市规划》,2005年第7期,第9~13页。②蓝宇蕴:《都市里的村庄:一个“新村社共同体”的实地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③Liu Y, He S, Wu F, et al. Urban Villages under China's Rapid Urbanization: Unregulated Assets and Transitional Neighbourhoods, Habitat International, 2010, 34(2): 135-144.④张京祥,赵伟:“二元规制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