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螟与棉铃虫发生规律的区别及防治对策
蔬菜2014年第1
玉米螟与棉铃虫发生规律的区别及防治对策
共1页
摘要:从幼虫和卵的形态、发生世代、分布范围、寄主范围、取食部位、危害症状、越冬场所等方面的不同点,重点介绍了玉米螟与棉铃虫识别上的不同,为准确确诊提供指导,同时,在防治措施上提出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措施。关键词:玉米螟;棉铃虫;发生规律;区别;防治对策2013年8月6日,笔者来到北京市通州区国际种业园区内调查时发现,玉米地里出现“双抢”现象,即两种虫子抢吃一株玉米,两头虫子抢啃一个玉米棒,32.5%的植株被害(以危害叶片为主,茎秆与玉米棒被害率不到10%),有虫株率10%,百株幼虫量15头。其中:玉米螟危害株率25%,有虫株率7.5%,百株幼虫量7.5头,虫龄3~5龄;棉铃虫危害株率10%,有虫株率5%,百株幼虫量7.5头,虫龄3~5龄。调查时,5月14日和15日播种的玉米正处于灌浆至蜡熟期,6月14日播种的玉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