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S > 蔬菜

玉米螟与棉铃虫发生规律的区别及防治对策

敌,保住优良品种的特性,保证玉米免受病虫危害,保持世界一流的种子科研基地),为此,在防治玉米螟和棉铃虫时,应采取以下技术措施:2.1 农业防治2.1.1 秋耕冬灌,压低虫口基数秋季对玉米螟和棉铃虫危害重的农田进行秋耕冬灌和破除田埂,破坏越冬场所,可收到提高越冬死亡率,压低越冬虫口基数,减少第一代发生量的效果。2.1.2 摘除卵叶,降低虫口密度针对玉米螟具有集中产卵的习性,可结合整枝,摘除卵叶,并带到田外销毁,可达到降低虫口密度的效果。2.1.3 人工捉虫,减少害虫种群数量在除虫过程中,对于“漏网”的玉米螟和棉铃虫(老熟幼虫),可采取人工捕捉的方法,以达到减少害虫种群数量之目的。2.2 物理防治针对玉米螟和棉铃虫成虫具有趋光的生物学特性,可安置高压汞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使幼仔(卵)胎死腹中。2.3 生物防治每667 m2用0.8万~1.6万单位BT 1~2 kg,加上颗粒湿砂5 kg混匀后撒于喇叭口内,可有效杀死幼虫。2.4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一种补救措施,可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S > 蔬菜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