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改造:亟待包容性破题的人地矛盾
利。地方政府花费巨额财政资金改造城中村,结果却是弊大于利,这样的改造当然要警惕。尤其是在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中等收入阶段,弄不好社会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中国应将主要的财政资源服务于中国产业升级,服务于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上,唯如此,中国才可以步入到发达国家行列,中国才能用更多财政资源来建设更好的城市形象。在当前及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地方政府应将主要的财政资源(包括土地财政资源)用于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用于发展经济,而不是用在城中村改造上面。参考文献:[1]陈锡文.我对城镇化有三点担忧[N].中国青年报,2013-03-07.[2]董冠洋.中国城镇化须直面“城中村”难题[N].中新社,2013-03-21.[3]魏立华,闫小培.“城中村”:存续前提下的转型[J].规划研究,2005(7).[4][5][6][7][8]周毅刚.两种“城市病”比较[J].新建筑,2007(2).责任编辑:张 炜
<<上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