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交通时代城市交通管理的协同需求与架构策略
城市中心区域,增加到发中心城区的慢行交通和公共交通比例,遏制小汽车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采取措施将私人小汽车的停车位置与居住位置分开,使得私家车与公交车的可达性相同甚至更差,促使私家车向公共交通转移,并改善居住区的生活环境。从提高小汽车的拥有和使用费用角度出发,可考虑:征收高额车辆购置税、进行车牌拍卖、摇号等;征收燃油税、拥堵费、高额停车费等。值得注意的是,此类需求管理手段的实施时机对于公交优先能否实现至关重要。研究表明,有着成功公交系统的城市几乎都是在机动化发展初期就开始限制个体交通的增长。如新加坡和韩国首尔都是在小汽车保有率低于70辆/千人前就采取了强有力的小汽车控制策略。而那些在高度机动化阶段才开始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的城市都没有实现期望的方式转换。四、小结大交通时代城市交通系统融入了越来越多的新型交通方式、管理理念、技术手段等要素,其“综合性”特征可以理解为系统要素间的协同需求,即交通系统与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