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腾冲之围》:一场战役的微观史
程、结果是怎样的,表达清楚,一点不含糊。”余戈说,这套战史行文上的叙事色彩很重,读起来接近于故事,并不枯燥,有时甚至会细致到叙述一些担当重任的将领在某一刻的心绪。与我们常见的纪实文学中滥用虚构不同,这些内心活动的采集,都来自当事人在其国会图书馆里留下的录音,有据可查。“咱们的官修战史里应该不会去写粟裕在某一刻为什么要下一个决心,因为这太个人化了。但是战争跟人有着太大的关系,尤其是将领。”其中,还有一些真实、但极具文学色彩的描写:比如日本的56兵团叫作“龙兵团”,最后战败在龙陵。龙陵即是龙的坟墓,战史中就写道:“这简直是宿命之地。”余戈说,虽然日方战史中有情绪的表述,但没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即便他在军事行动中看不起你,也会很控制地写。“越看心里头越拧巴。”最后,余戈用这样的形容总结了自己阅读的感受:“因为他写得好,写得准,有时候就会恍惚地进入了他的视角。”这些发现对于余戈在战史上的写作产生了极大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