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腾冲之围》:一场战役的微观史
。像我每一次去滇西,都感觉太好了,好晚太阳才升起来,一整天都会觉得没有什么太强烈的压迫,太从容了。这种养成的心理节奏,在战场上你会明显感觉出来。有可能情报传过来了,但是他说:“没那么悬乎吧,我先抽支烟再说。”结果日军就过来了。再比如美方对中国军队的观察记录,中国人如何地不爱惜东西,这很奇怪吧?武器不注意按规程使用和保养,几天就打坏了,零配件还在美国,要通过漫长的补给线。通信器不会用,就宁可放在那,士兵拿起武器时漫不经心,拿着手榴弹在那儿开玩笑,经常把身边的美国人吓得胆战心惊。这一套农业社会带来的东西,和日本人已经养成的时间概念、整齐、迅速,在战场上一下子就比拼出来了。这就是现代性的比拼,人的素质的现代性比拼。三联生活周刊:你认为战争是这种“人的现代性”比拼的终极平台,这个概念放在现今也适用吗?余戈:我觉得现在也适用。战场上,向上能反映两个政治家的决策,是不是该打,在什么时机打;向下能反映军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