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S > 三联生活周刊

凉山到攀西:俚濮彝年、盐边油底肉和松露

丈夫的摩托车,说“松露主要是晚上采集的,摩托车来山里吹着,人连躲的地方都没有,如果有车,就可以在车上睡觉”。摩托车让陈氏夫妻只能3点起床,尽量赶在5点之前找到菌塘,趁着微微的晨光开始凭借感觉寻宝。这种做法和大部分现在的松露采集者不同,他们大多一群人开着几辆面包车,睡到两点山里的风就不大了,就可以以地毯式的方法,把树下分成一条一条的责任地,每一寸土地都不放过。没有技巧只使用笨功夫,问题在于这样的生产方式,对于山林的挖掘到了极限。除了买卖,陈氏夫妻有时候碰到已经有点腐坏的有一点埋藏过久的松露,或者已经烂得一小块不再完整的,也会拿来吃。“拿小刀把皮子削了,直接扔进开水泡的方便面里,盒上盖子。”他们才不管我们的瞠目结舌,哈哈大笑。谭新培把这一天挖到的新鲜松露用锡纸包起来,放在车后备厢的冰盒里。晚上我们开始豪吃,他用专业的松露刨子细细刨出漂亮的布满菌丝的薄片,从鸡汤到蒸蛋都被那浓重的味道覆盖了,但是我
<<上一页  下一页>>

slzk20140304
slzk20140304
slzk20140304
slzk20140304
slzk20140304
slzk20140304
slzk20140304
slzk20140304
slzk20140304

首页 > 电子期刊 > S > 三联生活周刊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