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腊月到正月,陕北年食总动员
分宽窄两种,宽的如韭叶,细的如丝线。羊肉臊子也分两种,浓的香气旺,淡的味道淳。宽面配浓臊子,筋道味厚,后生吃,中午吃,干活的人吃。细面配上淡臊子,清爽柔和,老人吃,晚饭吃,给闲人吃。现在不去小的油腻的老饭馆,一般都吃不到浓臊子了。武生文让厨房里的厨娘给我做杂面。她用麦粒和豆子调混,磨成细面。豆子以豌豆最佳,也有赤小豆、扁豆和蔓豆的。擀杂面是一种技巧性很高的活儿,妇女巧不巧,就看擀杂面的功夫。陕北人挑媳妇,往往用擀杂面来试看相亲的姑娘,如果擀得匀称细长,姑娘就招婆家喜欢。擀杂面须用一根长点的擀杖,左右对折轮番地去擀,擀成的面皮铺开像一张硕大的薄纸,只有1毫米厚度,然后推着推着,就摞高了,做杂面还会在其中放入一点沙蒿碎末,做出来的杂面便是又薄又细又长。这就是贾平凹写的那种最美好奢侈的陕北早餐。“冬天里,逢个好日头,吃早饭的时候,村里人就都圪蹴在窗前石碾盘上。呼呼噜噜吃饭了。饭是荞麦面,汤是羊肉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