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腊月到正月,陕北年食总动员
角。”但是今天的作业才刚开始。接下来是销量仅次于油馍馍的黄馍馍。虽然都叫馍馍,口感和味道、做法完全不一样。陕北的粗粮制品各自一片天下,大家就算系出同门,都是糜子面或者玉米面做的,在形态口味上也一点看不出来。去年被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一举捧红的黄馍馍,并不是稀奇的食品。黄馍馍在技术上非常简单,就是黄米面版的包子,馅料是咸的赤小豆、猪肉和韭菜、瓜丝。赤小豆早一天已经在蒸笼里蒸软了,也是年饭里最重要的角色之一。糜子是很有趣的粮食作物,长在墒湿的背洼里,不由得去捋一把那光滑柔嫩的穗子。“糜子地”是陕西话里说人昏了头,晕转转飘乎乎不知所往的意思。糜子化粉软烂的程度简直令人欲罢不能。一边是蒸上了黄馍馍,一边是油锅支起来烧热了,田妈妈前天留出来的糕坯,用手揪一个小面疙瘩,然后用指头在中间绕出个洞,转两圈巧手就把面圈弄圆了,下锅炸。“这个现做的都是半成品,炸糕要晾一晚上硬硬的再炸,油馍馍要发酵个一两天,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