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S > 三联生活周刊

我们吴镇

、面疙瘩,等等。其中,面条最为普遍。但对于普通农家来说,最常吃的不是捞面条,那太浪费了,不只费面,还得需要额外的油、菜、蛋或肉,成本太高。所以,一大海碗顶着少量浇头的冒高白面条是只有夏收前后才有的现象,那是短暂的享受期。之后就是长年的稀汤面,春夏放在面条汤里的是在田野里挖的野苋菜、野芹菜、红花草、灰灰菜,秋天则在地里掐一些红薯叶子,滴上几滴油,炒一炒放进锅里,也算有菜了。夏天芝麻秆上的芝麻叶被掐下来,煮上几锅,放在地上,揉均,晒干,储存起来冬天吃。深秋则把霜打过的红薯叶子腌制起来,放在大缸里,能供应整个冬天。整个冬天,胃都是酸的,打一个嗝,连周围的空气都是酸的。试想,早晨吃的是玉米糁煮红薯块,中午吃的是酸红薯叶稀面汤,晚上可能又是红薯块煮玉米糁,能不酸吗?但如今,这些东西都是农家乐的最好菜品,极受欢迎。每次回梁庄,如果奶奶婶婶们告诉我,家里有腌酸红薯叶或干芝麻叶,我会毫不客气地坐下来吃中午
<<上一页  下一页>>

slzk20140308
slzk20140308
slzk20140308

首页 > 电子期刊 > S > 三联生活周刊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